在“十五五”规划的新征程上,电气装备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。建设世界一流电气装备企业,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,更是推动国家能源转型、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。本文将从产业、科技、资本、人才四个维度,深入探讨如何在“十五五”期间打造世界一流的电气装备企业。
电气装备企业应聚焦输配电装备制造等主责主业,持续加大在特高压、智能电网等核心领域的投入。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参与了国内全部41条特高压项目建设,将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装备打造成了中国制造的“金色名片”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企业要进一步巩固在这些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,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增强产业控制力。
随着能源转型的加速,新能源、储能等新兴产业成为电气装备企业新的增长点。企业应积极布局这些新兴领域,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技术创新。像宁德时代在储能电池领域的成功布局,为电气装备企业提供了借鉴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企业要抓住机遇,加快在新能源、储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,同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、未来技术,如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等,塑造新的发展动能。
电气装备企业应加强产业协同与融合,整合内外部资源,形成产业集群优势。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,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,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。例如,华为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推动5G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,实现了互利共赢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电气装备企业要加大产业协同与融合力度,锁定行业优质企业、创新企业,通过专业化整合,提升产业竞争力。
建设世界一流电气装备企业,必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。企业应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,建设国家级实验室、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。哈尔滨电气集团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、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等,承担电力装备领域相关方向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电气装备企业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,打造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,提升技术策源能力。
当前,部分电气装备领域仍存在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如高端套管、高端绝缘件、断路器、真空泡等,企业要集中力量突破这些关键技术,实现科技自立自强。中国电气装备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变压器、换流阀、组合电器、开关柜、电抗器、断路器等装备在能源电力建设和安全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有效保障了我国能源重大工程建设,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电气装备企业要继续加大研发力度,解决更多“卡脖子”问题,提升我国电气装备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。
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,而建立健全激励体系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。企业应实施揭榜挂帅、成果转化超额收益分享等激励模式,针对高精尖缺人才构建“薪酬特区”。中国电气装备在所属企业科技人员中全面实施多种激励模式,引进紧缺急需科技人才500余人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电气装备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,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。
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电气装备企业要持续加大有效投资,推动产业升级。投资应聚焦于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、智能制造等领域,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中国电气装备2024年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15亿元,同比增长49%。企业要合理安排投资计划,确保资金投向最具潜力的项目,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通过上市、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,企业可以优化资产结构,提升资产质量。如西高院、宏盛华源等企业的上市,为中国电气装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电气装备企业要加强资本运作,充分利用资本市场,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市场影响力。
在加大投资和资本运作的同时,企业要高度重视投资风险防范。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管控体系,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。对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,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,尤其是海外投资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电气装备企业要在追求发展的同时,确保资产安全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。电气装备企业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,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,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。通过建立人才工作站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平台,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。一些企业通过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电气装备企业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汇聚更多高端人才。
除了引进人才,企业还要注重内部人才培养。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,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和发展机会。通过导师带徒、岗位轮换等方式,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。山东电工电气实施“百千万”人才培养工程,大力开展引才引智,提升了员工队伍素质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电气装备企业要加强人才培养,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。
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,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。企业要将薪酬待遇与业绩贡献挂钩,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。同时,要为人才提供晋升空间和职业发展通道,让人才在企业中实现自身价值。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电气装备企业要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,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以“四维协同”绘就世界一流企业蓝图
“十五五”期间,建设世界一流电气装备企业,绝非单一维度的突破,而是产业、科技、资本、人才四大维度的协同发力、深度融合——产业是根基,决定企业发展的“广度”,需通过“巩固优势、布局新兴、协同融合”构建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;科技是核心,决定企业发展的“高度”,需依靠“战略科技力量、关键技术突破、创新激励机制”掌握全球技术话语权;资本是纽带,决定企业发展的“速度”,需借助“精准投资、资本运作、风险防控”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;人才是支撑,决定企业发展的“厚度”,需通过“高端引才、梯队育才、优化用才”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。
“十五五”的大幕已拉开,电气装备企业唯有锚定“世界一流”目标,以产业为本、以科技为核、以资本为翼、以人才为魂,构建“四维协同”的发展体系,才能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,真正实现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创造”“中国引领”的跨越,为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“装备力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