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,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,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、引领消费扩大内需,形成强大国内市场,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。从中我们看到了四点趋势值得关注。
趋势一:熟悉又陌生的大宗商品消费
扩大内需,畅通经济内循环,大宗消费首当其冲,汽车、家电持续收益。具体而言,汽车方面,今年报告中首次未提新能源汽车,而强调增加停车场、充电桩、换电站等设施,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,反映出新能源车发展步入市场轨道,政府扶持重心转向使用场景。随着基础设施完善,电车使用焦虑迎来市场拐点,消费者接受程度还将扩大,相关的车联网应用将迎来快速发展。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,也会加快电油替代,刺激存量消费。而老旧小区、棚户区改造有望促进家电、家居装饰等地产后周期的大宗消费,智慧家电家居、装配式装修将更受消费者关注。
趋势二:乡村振兴注定带动下沉市场快速消费升级
全面脱贫取得胜利,乡村振兴继续深化。扩大县乡消费,带动乡村就业,农村和县乡也应是接下来改善消费环境的重点。健全城乡流通体系,加快电商、快递进农村,借助“互联网+”,我们看好资本将继续加码下沉市场,品牌企业收编夫妻老婆门店,平价产品高质服务,满足县乡市场需求。
趋势三:服务型消费将成为未来中国消费产业最大的蓝海
随着人口老龄化、城市少子化,社区养老、托幼、保洁、宠物寄养等多样化服务消费有望获得快速发展,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强,社区将成为服务消费的主要载体。旅游、体育、文化类服务消费将继续与科技结合,扩大服务消费场景,打破空间限制。
趋势四:品质型供给提速必将带动消费需求的创新升级
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,发展新业态新模式,鼓励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,便利新产品市场准入,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。一方面,疫情期间线上业务形态经受了考验,得到了空前发展。后疫情时代,线上消费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延伸,产网融合持续深入,以用户为中心的消费模式将颠覆更多产业。另一方面,外需下降,倒逼外贸企业建设内销市场,与国内企业迎来正面冲击——消费者不出国门也能享受“出口品质”的三同产品。竞争更为激烈的同时,也加快了各产业的品质升级。值得一提的是,内外有别,外贸企业进军国内市场,面临产品、品牌、渠道的重塑,这波转型同样充满挑战。